法治报道

人员查询法 视 频

    搜索: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消费与法

“绝味鸭脖”消费女性式低俗营销遭谴责

时间:2017-11-15 10:28:37  来源:  作者:
导读:“双11”1600亿的销售额让中国乃至全世界感到震惊,为此,不仅有不惜欠债百万的“剁手党”,更有绞尽脑汁吸引消费者的商家。

     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“双11”1600亿的销售额让中国乃至全世界感到震惊,为此,不仅有不惜欠债百万的“剁手党”,更有绞尽脑汁吸引消费者的商家。

就在“双11”前的11月1日,绝味鸭脖在其天猫旗舰店上,推出了一张“双11”预热海报,该海报严重挑战公序良俗、消费女性,其文案之低俗在此已无法引用。网友举报后不到两小时,该宣传海报被撤下并致歉。绝味鸭脖在其致歉信中声明:“绝味从来都是一个尊重女性的企业。一直以来,绝味都像在乎自己的产品品质一样在乎用户的体验和感受,不玩猫儿腻不跟风!”

然而,据媒体报道,绝味鸭脖之后又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新的消费女性式广告,这则题为《我不搞预售,我就是玉兽》的广告,用对话式文案继续进行低俗营销,以女性口吻表述的露骨性暗示语言与其道歉态度截然相悖,加剧了舆论的反感。对此,很多网友嗤之以鼻,有的则直接表示拒绝再次购买其产品。

绝味鸭脖“双11”前这一举动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和普遍谴责。

提升关注度=品牌成功?

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记者发现,绝味鸭脖的消费女性式广告客观上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度,大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介入传播吸引了公众的注意。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,截至11月11日,相关网络新闻报道已达497篇,微博1181条,微信文章101篇,论坛文章114篇,App推送199篇。另一方面,其相关文案策划也获得了很高的浏览量,据报道,截至11月7日,绝味鸭脖微信公众号中的低俗文章并未删除,且阅读量已经达到“10万+”。

舆论如此广泛而持续的传播,已成为绝味鸭脖的“免费广告”,甚至使风口浪尖上的绝味鸭脖似乎欣然接受。在其微信文章下的评论区,作者回复网友时提道:“肮脏的眼里,满是肮脏!纯净的眼里,满是纯净!”一幅自得的姿态扑面而来。

有网友指出,如此关注度的提高绝非是品牌成功的体现,恰恰是绝味鸭脖忽视品牌文化建设的表征,使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,品牌定位趋于低俗,品牌价值大打折扣。对此,有关专家指出,“营销得契合自身品牌形象与定位,是营销基本常识”。绝味鸭脖消费女性式广告营销赢得了眼球,却丢掉了未来,得不偿失。

消费女性式广告不得人心

记者了解到,消费女性式广告并非今日始。

今年7月,奥迪发布了一则广告,内容是一对夫妇正在举行婚礼,新人的婆婆突然冲到前方检查新娘的口齿耳舌,随后对不知所措的新婚夫妻做了一个OK的手势,然后弹出奥迪二手车页面,配音“官方认证才放心”。这则奥迪二手车广告播出后引发舆论不满,“婆婆检查儿媳如同检查牲口,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”。

今年10月,宜家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播放的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,广告中母亲对正在吃饭的女儿说“再不带男朋友回来就别叫我妈”,此时,门铃响起,女儿的男朋友出现。母亲态度大变,一家人用宜家家具将整个家布置一新,其乐融融。这一广告情节被认为是对“剩女”的歧视,引发公众吐槽。此事最后以宜家道歉、广告撤播收尾。

作为两大国际知名品牌,其一向以高大上的形象示人,舆论印象颇为良好,而一旦在广告宣传中出现纰漏,涉嫌消费女性甚至歧视女性,则如遇避之不及的陷阱,元气大伤,长久不得恢复。而绝味鸭脖以如此低俗不堪的图片和文字消费女性,更在舆论批评后变本加厉,其形象之塑造策略令人费解。

打击不良广告 净化舆论空间

据报道,自2016年7月起至案发,为了吸引消费者和合作伙伴,上海一家公司通过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“叫了个鸡”及合作门店,对外发布侮辱女性、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宣传用语的广告。根据《广告法》第九条第七项“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:(七)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”的规定,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要求该公司停止发布广告,并罚款50万元。

此次,绝味鸭脖不良广告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,政府营销监管问题再次受到舆论关注。

专家指出,商业广告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乃至低俗涉黄、触碰法律底线,不仅是法律问题,也是社会舆论问题。大量不良广告借助营销手段广泛传播,败坏社会风气,使舆论环境受到污染,必须加以严惩。政府监管部门、互联网平台、行业协会、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等,都应积极参与举报、治理和打击,消灭不良广告,净化舆论空间,维护社会的和谐美好。对消费女性的低俗广告更是非打击不可。

绝味公司必须为多次侮辱女性真诚道歉

□ 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

日前,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绝味鸭脖“双11”促销海报因画面低俗不堪且充斥性暗示意味,被指公然开黄腔,同时涉嫌侮辱和消费女性,遭到众多网友的猛烈批判。这组海报在上线两个小时后就下线了,随后绝味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公开道歉。
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就在公开道歉次日,绝味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《我不搞预售,我就是玉兽》再次刷新公众的底线。

这已不是绝味公司第一次打色情擦边球、搞低俗营销。自去年6月以来,绝味公司就不时推送标题低俗、含性暗示、消费女性的文章,从《尺度空前!全城女主播一起发福利》到《今天开始|全程找鸭不犯法》,再到今年微信公众号发布的10篇推送——其中居然5篇在标题或内容中涉嫌性暗示。我们不禁要问:企业的节操和底线到底在哪里?所谓的一贯“尊重女性”究竟体现在何处?

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,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而各种花式拼广告创意也可以理解,毕竟在“注意力经济”时代,热度就是生产力。然而,是否为了博关注度就可以一再侮辱女性群体,毫无道德底线,完全罔顾公序良俗,公然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?缺乏最基本的广告伦理,把无耻当有趣、把低俗当通俗的“广告创意”究竟体现了怎样的企业文化、价值观和道德标准?而一边道歉说“真诚接受批评和建议”,一边仍在继续发布低俗广告,这种肆无忌惮地“说一套做一套”行为的“真诚”何在?

绝味公司的广告不仅有违公共道德,还涉嫌违法。新修订的《广告法》第九条规定,广告不得有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情形,不得含有淫秽、色情、性别歧视等内容。该企业的多则广告已经不止于性暗示,而是大张旗鼓地“明示”,这显然严重违背了上述规定,而且情节特别恶劣,持续时间长,公共影响极坏,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作为公民,女性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,女性的形象不容随意贬损,这是不允许突破的法律和道德底线。任何侮辱、物化、消费女性的行为都会遭到女性群体的强烈反对和抵制。绝味公司大打低俗广告,本意无非是为了吸睛,刺激购买意愿,然而,效果恐怕适得其反。关注度不等于美誉度,消费的前提是尊重,因为挑战性别平等、消费女性和无底线的低俗而引发的只能是“排斥性消费关注”,不仅不会带来消费,反而会招致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抵制。从长远来看,企业形象的跌落带来的损失更大,一家有道德污点的企业形象重建的成本会更加高昂。所以,无论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绝味公司都将“双输”。

在此,我们严正要求,绝味公司必须为多次侮辱、消费女性真诚道歉,并保证绝不再犯。我们也强烈呼吁,有关执法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,依法对绝味公司广告侮辱女性事件进行严肃查处,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;同时,网络平台也应该担负相应的责任,在播出广告时,依据《广告法》进行审查,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。

 
责任编辑:guanliyuan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京)字第22754号
京ICP备10039517号
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
监督电话:010-57027107   57127127
总编邮箱:zgfzzb@126.com